琴学传播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琴学传播 > 古琴文化古琴文化
聆听远古时代的天籁之音
2015年11月06日 | 点击数:5116

“蜀僧抱绿绮,西下峨眉峰。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。客心洗流水,余响入霜钟。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”这是一千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听琴的诗。在峨眉山崎岖的小路上,李白聆听了蜀僧濬弹奏的古琴曲。那琴声如同万壑松风,清新而凌厉;如同潺潺流水,悠远而连绵。李白深深地陶醉于琴声中,忘记了时间的流逝。暮色西沉,琴声和寺庙里的钟声渐渐融合。多么美的意境啊。

古琴音色清晰纯美,含蓄深沉而音韵悠长,十分适合表达人的内心感情。在古代,人们对它的表现力就已经尊崇到了神话的程度。比如,在两千多年前,先秦著作《韩非子》曾记述了春秋时期琴家师旷弹琴引来玄鹤合鸣舞蹈的故事。

古琴音乐是天籁之音,因为古琴使用的是纯律,它用泛音来调弦定调,是真正来源于天然产生的音律,并没有经过人工的改变,是最美妙的音乐。古琴由于其结构的原因,音量较小。有人把这看作是古琴的缺陷,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乐器。其实,这也是古琴的优点和强项。音量小则要求环境安静。天籁般的音色沁人肺腑,使人的心情也安静下来。一般乐器让人听之心动,古琴却能使人闻之心靜,修心及調气。古琴強調弹琴时平心靜气,調息净虑,心靜气平。这正是古琴不仅音乐美妙还可以实现的静心与养生的一大优势。

在安静的环境中,静静的听琴或抚琴,使自己在市俗的喧嚣中找到一片纯洁的净土,即修身,又养生。尚若弹奏的是音量很大的乐器,不仅同室之人受到干扰,就是左右邻居也受到影响,自己的心也很难安静。用古琴来修身养性,陶冶情操是古代文人的必修课。正是由于这个独特的悦心效果,其生命力历经3000年依然沿续着,而且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。

有些朋友觉得古琴不好听,总是听不进去。这是由于你对它还不够了解,和它还没有感情。这种感情的建立首先需要你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,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尊重和热爱。如果你能以虚心的态度去面对古人,去了解古人的智慧、古人的情感和古代社会的文明。你还会认为这是弹棉花之声吗?

古琴不仅要用耳朵去听,更要用心去听。

古琴音色丰富,低音古朴深厚,余音绵长不绝。高音清润明亮,极富穿透力。而其异弦同音的特点能更精微细腻地刻画人的情感。琴曲的节拍多变,表现手法丰富,让演奏者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;而古琴所特有的走手音能使音乐在轻重疾徐的同时,还有刚柔、方圆、浓淡等变化,给人以趋于意境悠远、神韵无限之感。古琴属中低音区乐器,从人的心理感受来说,更为沉着深切,常常加深了幽远深邃的意境。

从乐曲内容来看,古琴乐谱中不仅有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平和,道家文化中的清净超然,还有不被流派所限的丰富的人生智慧,比如《梅花三弄》的刚正不屈,《渔樵问答》的潇洒浪漫,《酒狂》的自由狂放,《广陵散》的慷慨豪壮。再比如《平沙落雁》描绘出的沙白风清、云飞天远、雁阵从容的自然景象,让人听之天地一宽。而时而潺潺不绝、时而奔腾汹涌的《流水》,其活力十足的特性也令人明朗超脱,元气顿生。还有琴曲内容中表现的历史人物,一脉相承的文化氛围,都让我们被曲中的思想意识、情感所感染。

一首优美的琴曲在静静的环境中慢慢流淌,那种感觉,如临深山,如感秋意,如观江河,如处静夜。在现实的这个喧嚣的环境里,你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舒畅优雅的小空间,什么工作的紧张,任务的压力,人事间的烦忧,甚至病疼,全都化为乌有。内心平和了,体内各个生理环节逐渐趋于和谐。体内和谐,免疫力上升,百病难侵,这不正是养生所要达到的目的吗?这不正是在这个喧嚣的尘世找到的一处安心的净土吗?

怎样来聆听这远古时代的天籁之音呢?

面对古琴须有恭敬之心。真正爱好古琴的人,不愿意把古琴仅仅视为是一种乐器,是一种可以随意放置的物件。他们认为古琴是“道”,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哲理的而应该加以崇拜的有灵性的乐器。古琴是良师益友,是自己终生的亲人和朋友。古人在弹琴之前,要沐浴更衣,焚香盥手,这并非是一种迷信,而是表示对古琴的恭敬。我们聆听古琴也是一样,面对古琴,就像面对我们的先人,用自己的心灵和我们的先人对话,感受古代先人的心灵和丰彩,从中受到影响和教育。要虚心学习,认真理解琴曲的含意。古琴是标题音乐,每一首琴曲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含意。在琴谱中,每首琴曲前都有一段题解,说明这首琴曲的来龙去脉,曲意内容和弹奏特点。因此,抚琴者或听琴人都应对此有所了解,才能深刻理解琴曲的内涵,才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产生影响,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。

面对古琴要有平静之心。心情平静是健康的根基。《素向·上古天真论》记载。“怡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从安来。”这就是说,心情平静,不染杂念,疾病便无从发生。古琴音乐无论是描写高山大川,还是描写鸿雁高飞,或是描写离别哀婉之情,节奏大都比较缓慢。听琴有静心之效,也正是缘于此。所以我们在听琴时要保持并延续这种平静之心态。在平静中慢慢体味古琴音乐的无穷昧力。

面对古琴还要有淡泊之心。听琴如修禅。听琴只为悦已心,不争名、不求利,反复揣摩,认真体会古曲之深意。不能以好听为宗旨。古代有“琴者禁也”的说法,弹琴人修身养性,即应格除损人利己、轻狂虚假之风。听琴时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要放在心上。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《船夜援琴》中所写:“鸟栖鱼不动,月照夜江深。身外都无事,舟中只有琴。七弦为益友,两耳是知音。心静即声淡,其间无古今。”
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。闲暇时静静地聆听这远古时代的天籁之音,即可静心,又可养生,何乐而不为呢?

作者介绍:


韩杰,北京琴人,2008年从民进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后,全力投入古琴事业。创建闻天阁古琴馆,主持七贤汇古琴雅集,自号柘庵居士,倾心进行古琴演奏、教学及琴学研究。发表论文《古琴的修身与养生》、《琴曲解题——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》,并多次进行琴学讲座。

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器乐学会常务理事、副秘书长,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。

友情链接:
学会概况    联系我们    版权声明    加入收藏